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水城县陡箐镇部分村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市农委以陡箐镇土发村、新发村、石头寨村、阿佐村为重点开展调研,对水城县陡箐镇农业产业现状、产业扶贫推进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研判在推进产业精准扶贫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陡箐镇土发村、新发村、石头寨村、阿佐村为市农委党建扶贫点和包保村落。土发村当前贫困人口情况,建档立卡贫困户218户762人,贫困发生率17.3%。新发村当前贫困人口情况,建档立卡贫困户429户,1512人,贫困发生率29.56%。石头寨村当前贫困人口情况,建档立卡贫困户234户915人,贫困发生率为24%。阿佐村当前贫困人口情况,建档立卡贫困户529户2051人,贫困发生率为15.6%。

二、产业扶贫现状及帮扶措施

结对帮扶到村到户。调研土发村发现,目前,驻土发村参与脱贫攻坚的有市农委轮战队、县农业局轮战队、镇包村工作队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同村里一道组建精准扶贫工作队,发挥好驻村干部的积极作用。同时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长效机制。

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扩大农户参与和选择扶贫项目的自主权,按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原则,以长短结合,种养结合为发展思路,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教育培训到村到户。一是加大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力度,让每一个学龄儿童都能上学,降低辍学率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时效性,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方式,对有劳动力的贫困对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就业技能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目前,已有不少贫困户参与鞋服制作、蜜蜂养殖、养鹅等技术培训

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坚持"危险房屋鉴定到户,改造任务落实到户,设计图纸提供到户,施工技术指导到户,补助资金拨户到户,竣工验收具体到户"的原则,按照"群众自建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要求,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基本居住条件

易地扶贫搬迁到村到户。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要求,科学规划选点,集中安置生态环境脆弱、生活条件落后、石漠化严重、交通不便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农,坚持尊重群众自愿的原则,确定移民搬迁对象。

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小康六项行动建设推动土发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通组路建设,以石头寨村为例,全村主干道长为10.8公里,新田组、新光组、朱家猴子箐、安乐正在建设组组通公路约7.5公里,其中村活动室至黄家背后1.386公里的通组路已硬化通车。2017-2019年获批通组路8.2公里。组组通公路的建成,将实现覆盖全村的交通网络,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为农产品外销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扶贫产业发展二是串户路建设,以阿佐村为例,各组串户路硬化已完成1200米,涉及龙洞、营盘、箐脚、大坝、魏家寨、丫口田6个村民小组。原阿佐片区、土坡片区已完成测量统计,共需硬化15744.73米,预计2018年底完成硬化工作,涉及沙坝、田坎寨、布戛、元宝山、陆家寨、罗家冲、苗寨、营上8个村民小组;三是庭院硬化,以土发村为例,目前已完成全村院坝面积丈量,新民、大坪子两个组已实施完成,正在启动红旗、胜利、沙沟三个组,作为示范点打造四是三改三化,以新发村为例,新发村已完成全村危房摸底工作,全村危房73户(急需改造危房共计33111人),其中贫困户2369人。需“三改三化”绿化户数302户,目前项目未实施。需要拆除旧房3套,已拆除旧房1套,未拆2五是安全饮水,以石头寨为例,建设安乐组、石头寨组、新光组、魏家麻窝山塘4个(其中50000-60000立方1个,15000-20000立方3个),目前石头寨组、新光组2个山塘已经动工修建,其余两个也在设计勘查中,准备在2018年动工。下一步石头寨村将积极协调各方推进施工进度,解决生活、农业等方面的用水问题;六是乡村澡堂修建,目前,通过向市农委申请帮助,土发村修建了一个乡村澡堂,可以同时容纳两个人淋浴,每天能实现6人洗浴。

三、存在问题

(一)贫困户识别不够精准

在新发村通过对农户和贫困户的走访发现,有家庭较困难的农户没有在贫困系统中,而在走访的贫困户中有的家庭条件较好但把老人和小孩户口单列出去的现象。

(二)产业扶贫资金下拨困难

我委下达2017年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市级补助经费(六盘水财农〔2017〕16号)80万元,其中我委帮扶点土发村、新发村、石头寨村、阿佐村4个村每个村8万元,但实际走访调研中,四个村仅土发村正常使用此资金,别的村资金都被陡箐镇统一划拨使用,村级未得到使用。资金使用与下拨单位初衷违背,资金下拨困难,资金使用率低。

(三)贫困农户的思想守旧

“守旧思想”显然成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思想障碍,在调研中发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很多农户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就想着天上掉馅饼,争当贫困户现象突出。

(四)基础设施薄弱,施工慢,建设程度低

调研中发现,虽然基层设施均在建设中,但任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阿佐村,一是人畜饮水工程。罗家冲组、苗寨组及营上组人畜饮水困难,目前三个组人畜饮用水多数都是房檐水,靠天喝水。三组的村民由于饮水困难,长期不洗澡,健康状态较差,令人担忧。目前已规划在土坡片区建设一个山塘供农户饮水。二是通组路。目前在建通组路(通往罗家冲、苗寨及营上三个组),工程进度缓慢,对土坡三个组的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带动老百姓发展困难。三是串户路。目前阿佐村只有街上组、龙洞组完成了串户路的建设,其他组的串户路硬化工程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四是路灯。目前阿佐村只有街上组安装了路灯,其他组均未安装路灯,对晚上村民的出行造成了严重影响。五是通讯。目前罗家冲组还未通电话信号,无法拨打电话;罗家冲组、沙坝组、街上组、龙洞组、营盘组、箐脚组网络通讯不好,只有2G网络。

(五)缺农业专业人才

缺农业专业人才,产业发展需要管理,普通农民没有系统的管理知识,没有意识去自觉管护,产业发展随意性强,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六)部分产业配套设施不足

例如新发村发展红香椿产业,但从四川某公司的引种中红油香椿种植存在苗木不足及品种不纯等情况,产业配套设施不足,极大影响该产业的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机制,精准识别

完善精准识别机制,逐村逐户的调查贫困人口基本情况,让贫困户自愿申报,进行民主评议,对比分析,有效精准的识别符合标准的贫困户,或进行建档立卡,分类进行管理。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薄、县有档”的要求,对已经确认的贫困户进行登记造册,实行电子化管理模式,在摸清底数情况下,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二)加大项目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下拨使用

相关部门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对项目资金进行盘点谋划,分类梳理,分类施策、倒排工期,做细做实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库,确保扶贫资金及时拨付、用到实处。要做好监测工作,实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进展缓慢的项目要拿出针对性措施,逐个督查、加压推进。让村镇“巧妇有米”做实产业。

(三)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

多宣传,多走访,引导好群众思想观念,认识到发展必须要靠自己,要勤劳才能致富。一是要树立只要有钱挣就干,哪里挣的钱多就去哪里干,吃苦是小事、脏活累活都不怕;

二是要树立只要是通过自己劳动挣的钱就是光荣的,向政府要、向帮扶对象要才是丢人的事,更不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三是要树立把“现在的‘挂包帮’变成最终扶贫对象主动的‘问计问策’”。

(四)加强项目协调争取工作,逐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重点是村产业区道路修建、硬化,电力增容,安全饮水、灌溉,生态工程建设等内容。要争取政策、调整思路、制定规划、统筹全村。要抓住扶贫、对接、惠农政策等机遇,采取村级主动与上级支持结合,国家扶持与群众投工投劳结合等措施,统一规划,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发挥效应。

(五)鼓励农业技术干部引领山地特色农业发展

一是严格执行中共六盘水市委办公室、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鼓励农技科技人员创新引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实施细则》。相关部门严格兑现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货款担保、货款贴息、项目资金、奖励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帮扶农技科技人员下乡创业。二是让农技干部“放手做”,减少抽调农技干部到行政部门,对市级、区、县人博会引进的专业研究生正确使用,充分发挥科研院校人才的技术能力,让更多农技干部多下基层,多做实事,积累经验,指导实践,引领山地特色农业发展。

(六)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严格按照生产“八要素”抓好产业发展,在产业选择上充分利用“五部工作法”充分思考,健全产业相关配套体系,做好产业的管护以及销售渠道的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